好好開/騎著車卻被路給「坑」了?突然出現個莫名的大天坑要怪自己運氣不好?身為汽車/機車族的你,一定有被台灣凹凸不平的道路激怒過!人孔蓋、重鋪過後有高低差的柏油路、路面上坑坑巴巴的坑與補丁,都是危害我們行車安全的「隱形殺手」!更別提雨天之後的路面,因馬路凹陷而造成的自摔新聞更是不勝枚舉,到底我們的權益...
國家賠償/行政處分/行政救濟
國家賠償是什麼?
國家賠償是指政府或政府機關、機構因行政過失、公權力行使不當、違法行為等原因,對於民眾、企業或其他機構造成損害,因而必須對其進行賠償的一種制度.....
這種賠償是由政府或政府機關、機構負擔,旨在補償民眾、企業或其他機構的損失或損害。國家賠償制度在許多國家都存在,其設置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權益,維護社會公正,並對政府的行政行為進行監督。
在台灣,國家賠償法規定了政府因執行職務造成民眾、企業或其他機構損失的賠償方式及條件。若有人因公務員的違法行為所致的損害,該人可向相關政府機關提出國家賠償申請。政府機關在接獲申請後,會依據國家賠償法規定進行審查,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賠償,並決定賠償金額。另外,若政府機關因自身的過失造成損失,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。
國家賠償制度的設置,可以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,同時也能保障公民的權益,維護社會公正和穩定。因此,在民眾受到政府機關不當行為或違法行為侵害時,可以依靠國家賠償制度來維護自己的權益。
國家賠償要準備什麼?
提出行政救濟申請:先向相關的行政機關提出救濟申請,例如申請賠償的案件涉及公務員的行為,則需向該公務員服務的機關或單位提出申請。
提出訴訟:若救濟申請被拒絕或未獲得滿意的賠償,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,請求國家賠償。
提供相關證據:在提出行政救濟申請或訴訟時,需要提供相關證據,例如警方調查報告、醫療證明、目擊者證詞等,以支持自己的主張。
安排鑑定:在某些情況下,需要安排相關專業人士進行鑑定,例如申請人的傷害程度、財產損失等。
審理:法院會召開審理,進行證據調查、聽取雙方陳述等程序,最後判斷是否應當給予國家賠償。
值得注意的是,提出國家賠償申請的時效性有限,一般為2年,若超過時效期限,則無法提出申請。此外,請求國家賠償的金額限制也有一定規定,視申請案件的類型而定。
行政處分是什麼?
行政處分是政府對於行政違法或違反行政規範的行為,依據法律或規章制度所採取的處分措施.....
它是政府機關維護法律權威、保障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,也是防範和打擊行政不當行為的重要方式之一。
行政處分可分為行政警告、罰款、停職、降級、撤職等,根據處分對象、處分內容、處分程序等不同,又可分為行政處分、行政裁決、行政命令、行政指導等多種形式。
行政處分的目的在於修正和約束行政行為,保護公共利益和維護社會秩序,對於違反法律和規範的行為予以制裁和約束。但是,行政處分也必須依法進行,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,不能濫用職權,否則將損害公眾利益和行政機關的形象。
行政處分要準備什麼?
相關文件:準備相關文件,例如通知書、證明文件、申請書等,確保文件完整無誤。
證據資料:準備相關證據資料,例如相片、錄音、錄影、書面證明等,能夠佐證自己的立場。
法律知識:了解相關法律條文及規定,確保自己行為符合法律規範。
律師諮詢:如有需要,可以諮詢專業律師,以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。
溝通協商:與行政機關溝通協商,了解行政處分原因及內容,尋求解決方案,避免升高糾紛程度。
行政救濟是什麼?
行政救濟是指當公民、法人或其他組織對政府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不滿或受損害時,可以依法向上級行政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提出救濟申請,以獲得補救或修正的一種行政程序.....
行政救濟是一個法律保障公民權益的重要機制,可提供行政機關錯誤、不當、違法或不當干預的補救措施,以確保公民權益不被損害或犧牲。
行政救濟的方式包括申訴、訴願、行政訴訟等,申訴是一種簡單、快速、低成本的救濟方式,而訴願則是向上級行政機關提出的救濟方式,較申訴程序更為嚴格。若上級行政機關依然不接受,申請人可以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,並請求行政法院判決該行政行為是否違法或不當。
行政救濟的目的在於保障公民權益,以維護政府行政的正當性和公正性,增加行政機關與公民之間的信任,進而增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。